潜移默化推广 营造用户免费环境 ——解密CMMB终端的发展困惑
文 宋迪
编者按:月前某日临睡前,忽见电视中闪出著名台球选手丁俊晖手拿着“手持电视”终端,卖力的为手持电视看世界杯做着宣传。
广告宣传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冰川露在水面之上的体积只占其总体积极小一部分。当今手持电视正以这种势头、能力与信心,已经真真切切的来到了老百姓面前。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CMMB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手持电视及其各种应用将以各种形式、各种终端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在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往往也会显得更加突出与急迫。各方的观点与意见也会显得格外多。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可以帮我们看到来不及想到的问题,解决问题。而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阻力,也许是来自于传统观念,也许是来自于发展的困惑,甚至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打压。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CMMB产业经历了艰辛与曲折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了这个产业链中来。在预期分享飞速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所有的参与者们更应抱着共同把产业做大的信心与决心,充分交流,开拓思维,加强合作,并练就一颗更强壮的心脏。只有经得起风浪,经得起考验才能取得成功,CMMB产业是这样,参与其中的人们更是这样。
源起奥运会 收费免费引争议
CMMB是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春风进入世人眼帘,开始其产业化之路的。而爱国者作为早期就参与到CMMB产业中来的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就开始介入了CMMB终端的市场,在2008年7月份就形成了产品的批量生产。数字显示,整个2008年,爱国者的市场表现很好,WALKTV也有望迅速成长为爱国者的终端产品中一条主流的产品线。但是到了2009年上半年,WALKTV销量却有了很大的下滑,2009年底略有恢复。现在相比2008年年底高峰时期,爱国者WALKTV的销量大约只有当初的四分之一左右。爱国者产品部金向东总监向记者介绍到:“2008年,我们对于CMMB的策略是大力推广,主动出击,可以说我们是自发的在做CMMB的推广。而目前我们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调整,我们现在对于整个的CMMB产品线采取的是观望跟进的策略。”
对于一个新兴的、具有革命性的媒体形式,在发展的初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信心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带动产业发展。2008年WALKTV的旺销,证明消费者是接受并喜欢这样的产品的,潜在市场十分巨大。而2009年由于信号加密收费带来的销量下滑,则证明在当前的形势下,CMMB收费的模式与方法还不够成熟。中广传播也据此做出了收费转向“免费”的战略调整。
“变得可能是政策与终端形式,但不变的是用户的消费习惯。”对于CMMB终端的发展,孟斐总经理分析:“‘免费’这个理念十分重要,但是如何在保证运营商利益的前提下免费,优化服务,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中广传播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把CMMB从2008年奥运会后留下的一个试验项目,发展运作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的市场项目,应该说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一直在摸索寻找适合CMMB的运作模式。如今,CMMB产业运作已经渐入佳境。”孟斐总经理介绍到:“最近,我们推出了一种免费的模式。我们与品牌终端企业合作,收取终端企业少量的权益金,终端就可以免费使用CMMB功能,这样就给消费者打造了一个免费观看CMMB的环境。统计数字说明,这个模式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市场效果。”
新近推出的“睛彩财经”、“睛彩导航”等业务,仍存在着是先大规模投资并以免费模式来培育市场,还是先建立收费体系来把控市场的决策性问题。这是操作思路的问题。
如今的收费模式,大多并不会直接向最终用户收费。而是或者把费用加到终端中去,或者是可以参照互联网运营模式,向更上游的企业以及中间商去收费。“收费的模式可以有很多种,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不要向终端用户收费。”中兴通讯陈辉总监这样强调。
“应该说,加密收费对于手机销量本身,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CMMB的用户群却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曹蒙说。从终端的角度分析CMMB的收费,手机终端通过定制服务的模式收费或许是可行的,而非手机终端则可以采取把成本加入终端采取一次性销售的方法来最大程度上取得市场的认可;更多的成本回收与盈利,还是要依靠广告来实现。“总而言之,要给用户营造一个‘免费’的使用环境,不给已经购买终端的消费者增加二次负担。”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说到。
拓展用户 捆绑各类彩屏终端
“CMMB最初的定位就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地点及习惯上的变革,把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广播电视,变为了以个人为单位。既然是以人为单位,就需要一些个性化的,除了传统广播电视以外的信息、内容、服务。”中广传播终端部总经理孟斐向记者介绍。
人们接受CMMB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在人们熟知的终端上附加上CMMB功能,是一种最快速有效的推广CMMB的方式。当然,现在一些厂商推出了专门针对CMMB而设计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证明CMMB已经得到众多终端厂商认可并在迅速深入人心。
从用MP4、手机、PC看电视,让CMMB逐步深入人心,迟早有一天CMMB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新媒体平台。
“2008年奥运会,中兴做了TD+CMMB的样机,并取得了电信的入网证和广电的认证,提供给运动员及相关人员使用,并有在市场公开销售,在没有做什么市场推广的情况下也有着比较好的销售情况。”中兴通讯研发体系技术部陈辉总监回顾到:“就像日本、韩国,手机电视早已经成为手机的基本功能之一。我们认为拥有手机电视功能也是手机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今,中兴配有CMMB功能的TD手机已经超过了十款,而未来的TD手机也基本都会带有CMMB功能。”
通过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得知,解决所有问题的捷径,就是首先把用户量做上去。有了用户,赢利模式问题、话语权问题、与各方合作等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样,CMMB产业及CMMB终端的发展问题看来也就简单了:迅速提升用户量。
其次,把CMMB功能搭载到更多的终端上,也成为了迅速扩大CMMB用户量的重要手段。“尽管手机是CMMB发展的重要终端载体,但如果CMMB只是和TD结合的话,客观上用户量只会小于等于TD的用户量。”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曹蒙说到。
现在的关键问题还是要提升CMMB的认知度并培养出用户的使用CMMB功能的习惯。“先得把羊养大。”曹蒙形象的比喻到;“先得把市场培育成熟,拥有相当的用户量后,才好考虑其它的问题。”
CMMB+TD发展的目标是三年五千万用户。“今年,我们非手机的终端类的目标是500万台,这种估计还是基于过渡时期的用户接受度做出的保守估计。就像当年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现在的CMMB也处在这样一个过渡期,这是CMMB发展的一个过程。” 孟斐总经理说到。
身处产业发展初期的CMMB,当务之急之一就是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把CMMB作为一种必备功能,捆绑到各种有屏幕的移动终端上去,可谓是当今CMMB终端发展的重要并且极其正确的选择。潜移默化的让消费者熟知CMMB,普及CMMB。而合作的成功与否,至少还取决于两点,一是终端本身是否适合捆绑CMMB,投入是否值得;二是合作各方利益的分配与妥协。